寫這篇文章的目的,主要是想介紹物理治療大四實習都在做什麼?對於未來職涯的幫助?還有應該在實習前做哪些準備?以此來幫助物理治療系大三升大四的學弟妹,避免我當初的茫然,還有實習前幾週所犯的錯。
首先,我想談一下申請實習的方式,主要分成兩種,分別是申請和分發,不同醫院會採取不同的制度。
選對實習醫院真的很重要,可以多問學長姊,會影響你一畢業後出來工作的實力,但每間醫院一定都能學到東西,也不需要太擔心。
1.申請:需要自己寄成績單、自傳等醫院要求的資料,有些還會需要現場或線上面試。
2.分發:使用班上排名進行,名次最前面的優先選擇,如果該醫院的名額被選完了,你就沒機會了。
醫院挑選實習生的準則:雖然每間醫院都會要求一些自傳、社團經歷、特殊比賽經歷、成績單等,但說真的,還是以成績最為重要,因為最客觀,只要符合下面的三個條件,通常都沒什麼問題。
1.在校成績優異,且專業科目沒被當(最重要)
2.師長的推薦信(有公信力)
3.與物理治療相關的特殊經歷(影響不大啦)
實習前準備
實習主要分成四大專科跑,就是骨科、神經、心肺、小兒,骨科和神經是大宗,一定要跑,心肺或小兒時數到就好,總共要跑完36週,分成A、B、C三種制度,A就是6週,B是12週,C是18週,但我強烈建議有租房需求的人選C制,因為在外租房沒有半年很難租到,而且需要頻繁的搬家,如果選在一家醫院A或B,在一家醫院剛熟悉環境,就要搬走了,根本學不到什麼,所以大多數的人都是兩個C制,但有些人會希望多接觸不同醫院的文化,這就見仁見智啦。
骨科:基本的ROM、MMT要知道,徒手的手法(DFM、mobilization等),常見疾病的衛教運動。
神經:基本的評估要會,治療就學校教的翻身、轉位那些有個概念,不要腦袋空空。
小兒:評估量表要知道怎麼評分和計分(PDMS-2常用),治療的話,我相信很多學校都沒教什麼,實習慢慢學就好。
心肺:就有個概念吧,反正上課教的,臨床用不太到。
***但如果上面的全都不是很熟悉,也沒關係,但第一次遇見病人不要害怕最重要,對自己有信心,多問問之前在這間醫院實習的學長姐(通常是沒用啦,自己親身經歷才會知道,但絕對沒你想的那麼可怕)。
實習在做什麼
雖然每間醫院的教學方式都有些微差異,但也都大同小異,只要記住一個觀念,實習的你,不再是學生身分,已經半個身體踏入社會,最基本的禮貌、準時、負責一定要遵守,都能順利過關,通常一間學校,被退實習的頂多1-2個適應不良的同學,不然基本上沒有臨床老師那麼無聊+白目,想要讓你延後畢業。
1.骨科:基本的電療室,剛開始跑不快沒關係,之後你會跑到膩,然後有的醫院會排1對1徒手,或運動衛教。
2.神經:基本的神經評估,依照病人的functional level給治療。
3.小兒:基本的小兒評估,按照發展年齡給予合適的治療,用排動線等遊戲的方式來上課,
4.心肺:通常是跑bedside,會到神經、骨科的一般病房,或加護病房。
結論:對於在物理治療系就讀的學弟妹們,或未來想踏入這個領域的學生,我都會說,實習並不可怕,因為實習老師都曾經是學生,當然知道菜鳥是什麼模樣,但表現出認真努力的模樣,盡力的學習就夠了,因為踏入職場,你就沒有人能問問題了,一切都得自己找資料、上貴死人的課(通常一堂就是一個月的薪水),祝大家一切順利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