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有很多爸爸媽媽參與課程時,會不太理解物理治療課在做什麼?會覺得來上小兒物理治療課,就是讓小朋友和治療師一對一或一對多一起玩,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?

小兒物理治療是什麼?

小兒物理治療簡單來說就是粗大動作的訓練,粗大動作包含坐、爬、跪、站、走、跑、跳、平衡、協調等功能,使用身體的大肌肉進行的動作,如果小朋友在發展的某一個階段停滯,無法達到該年齡的能力,就會尋求復健科的協助,來上物理治療課程,讓物理治療師訓練粗大動作的發展,幫助每個小朋友訂立客制化的目標和治療計畫,發揮潛能,追上發展年齡該有的能力。

 

上課時我們在做什麼?

第一堂課會先以評估為主,整體性的觀察小朋友粗大動作能力落在哪個年齡範圍,還有哪些能力尚未發展出來,並按照評估的結果設立治療目標,和治療計畫

雖然每個治療師都有自己的上課方式,但都離不開小朋友們喜歡的「遊戲」,如果治療師只是嚴肅的要孩子做出動作,讓小朋友覺得這是一堂課程,那肯定沒有人願意配合,更無法達到治療的功效。所以在小兒物理治療的環境裡,會先設定課程目標,並將目標包裝成有趣的遊戲,能讓小朋友們感興趣,甚至會設立遊戲動線,用讓小朋友走動線的方式,一次達到多種訓練的目標,例如:使用平衡木或障礙物,練習走直線和跳躍障礙的能力,所以其他人眼中的「玩」,對於治療師而言是達到課程目標的手段,並在課程中觀察小朋友的表現,調整難易度,更需要觀察小朋友的行為,給予合適的居家作業或建議。

 

跟外面的親子課程差在哪裡?

就像前面描述的,外面的親子課程,會以「娛樂有趣」為目的,增進親子關係。而在醫療院所的物理治療課程,會以達成課程「目標」為目的,發揮小朋友的潛能,達到該年齡的動作發展為主,所以目的不同,呈現出來的方式和所想達到的結果理應不同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阿諾(A Nuo) 的頭像
    阿諾(A Nuo)

    阿諾(A Nuo)

    阿諾(A Nuo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